古巴記者在江門尋找古巴華人的故事
10月28、29日一連兩天,古巴國際電視臺僑文化紀錄片攝制組一行4人,在古巴華僑史和銀信研究專家、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及華僑華人研究院兼職教授黃卓才陪同下,先后赴江門市新會區(qū)沙堆鎮(zhèn)、開平市百合鎮(zhèn)等著名僑鄉(xiāng)開展關于“古巴村”的田野調(diào)研、古巴華僑與僑鄉(xiāng)故事的口述史收集。

古巴國際電視臺僑文化紀錄片攝制組一行成員包括:領隊、古巴中華總會館第一副主席陳秀蓮;古巴國際電視臺記者Valia Rosa Marquinez Sam (瓦莉婭·羅莎·馬爾基內(nèi) 斯·薩姆);Cynthia Ibato Ruiz (辛西婭·伊巴托·魯伊斯);Gustavo Cuba Batista (古斯塔沃·古巴·巴蒂斯塔)。古巴國際電視臺僑文化紀錄片攝制組本次赴廣東江門拍攝,得到中國駐古巴大使館的大力支持。他們期望在江門僑鄉(xiāng)拍攝中,可以找到很多鮮活的素材和感人的故事,將來制作出高質(zhì)量的古巴華僑故事紀錄片,為勇敢勤勞、忠誠奉獻的古巴華人華裔群體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
10月28日,古巴國際電視臺僑文化紀錄片攝制組一行抵達江門市新會區(qū)沙堆鎮(zhèn),先后拍攝了百年僑建筑古巴橋、“古巴村”獨聯(lián)村,也聆聽了當?shù)貎S屬林新慶、劉惠貞、林洪巨、林子寧講述的僑眷僑屬生活回憶口述歷史。當僑屬劉惠貞拿出幾封古巴華僑寫于1966、1972年寄回的古巴家書,馬上引起了幾位“洋記者”的高度重視,他們仔細閱讀十分驚喜。而古巴中華總會館第一副主席陳秀蓮看到這些塵封半個世紀的古巴家書,說起自己在古巴走訪老華僑的所見所聞點點滴滴,不禁觸景生情淚灑當場。
10月29日,古巴國際電視臺僑文化紀錄片攝制組一行抵達開平市百合鎮(zhèn)。在當?shù)貙W者帶領下,先后拍攝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馬降龍碉樓與村落、昔日開平華僑出洋碼頭、古巴獨立戰(zhàn)爭戰(zhàn)斗英雄胡德故里百合鳳潮村等。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及華僑華人研究院兼職教授黃卓才告訴記者們一個特大好消息:他20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的古巴獨立戰(zhàn)爭戰(zhàn)斗英雄胡德故里終于找到了,就是百合鳳潮村。古巴記者驚喜發(fā)現(xiàn),在百合鳳潮村,還完好保存有胡德故居,當?shù)厣狭四昙o的村民爭先恐后講述自己小時候聽到的胡德傳奇故事。據(jù)史料記載,昔日旅居古巴的華工廣泛參與爆發(fā)于1868年10月10日的古巴反抗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獨立戰(zhàn)爭。古巴社會一致公認,古巴華人對古巴近代的獨立史做出過巨大貢獻,華人曾以整個建制的部隊參與古巴反抗西班牙的獨立戰(zhàn)爭并獲得成功與社會尊重。一位名為胡德的華人(廣東開平百合人,原名胡開枝)因在獨立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優(yōu)異成為中校軍官,并成為獨立后的總統(tǒng)候選人之一。

在江門市拍攝期間,黃卓才教授向古巴記者組贈送了他的長篇紀實文學《鴻雁飛越加勒比——古巴華僑家書紀事》、《古巴龍影》等專著。古巴國際電視臺僑文化紀錄片攝制組成員還與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江門市僑媒中心的學者深入開展關于華僑故事與國際傳播的探討交流。古巴中華總會館第一副主席陳秀蓮女士認為,江門五邑作為中國著名僑鄉(xiāng),旅居古巴的五邑鄉(xiāng)親出洋早、影響大、英才輩出、貢獻卓著,希望未來古巴國際電視臺、古巴中華總會館與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江門市僑媒中心加強聯(lián)系、資源共享,一起聯(lián)手做深做實“古巴華人百年變遷”這個僑文化研究課題,向即將到來的“中國人登陸古巴180周年”獻禮。


